公生明,廉生威。千百年来,世人敬畏“廉”、推崇“廉”、坚守“廉”,但“廉”究竟从何而来?这其中有着怎样的坎坷历程?巡察办党支部自4月25日来,对大型廉政文化纪录片《廉鉴》采取集中观看、个人观看和集中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对历经千年时光传承发展的古代“廉”文化,对于当下的治国理政和反腐倡廉建设的借鉴意义,通过该纪录片有了清晰的认识。
《廉鉴》是一部迄今为止首次以简洁明快、生动形象的方式,从陕西这片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全面提取廉政文化思想精神的纪录片。该片以陕西历史上的廉政文化和文物背后的廉政故事为素材,以“廉”为核心,追溯并探究中华文明奠基阶段的两次大一统时代——西周封建与秦并天下为全片叙述基础,拓展到汉、唐、宋等朝代,从廉之源起、廉之内核、廉之法制、廉之精神、廉之天下、廉之思辨六个角度切入,系统梳理勾勒了中国早期廉政思想的起源及其后续发展脉络。
《廉鉴》中所凝结的千百年来百姓对清明政治和清官廉吏的崇敬,几乎贯穿了一部中华文明史,从“中国廉政文化始祖”召公,到西周所构建的“中国历史上廉政文化的高峰”;而《尚书》中的《旅獒》引发的召公劝诫武王“獒辩”,被认为是“中华历史上第一篇反腐倡廉的论文”。《廉鉴》通过对跨越千年的中国古代廉政文物、遗址、典籍、人物等诸多元素的故事式解读,将“廉”不断放大,从看似遥远但却无比鲜活的历史中探寻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廉政”基因,挖掘古代“廉政”思想的发展关键点。一个“廉”字阐发“廉善、廉能、廉敬、廉正、廉法、廉辨”的《周礼》“六廉”,是一次既独特独到又必然必要的追本溯源,这对于构建廉洁文化建设体系和营造廉政文化氛围,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集中讨论时,大家分别谈了自己的观后感,认为纪录片《廉鉴》在探寻中国古代廉政思想的萌芽,并由此对中国廉政思想的后续发展进行了重要节点式的梳理,将“廉”讲得富有“时代感”。党支部书记郭明进同志对大家提出了要求:通过观看纪录片的六个主题,重温历史中的人物与故事,从思辨中明辨,充分认识廉则兴,腐则衰。大家要不断重温纪录片《廉鉴》,结合岗位职责,不断学习廉政文化,时刻保持廉洁自律意识,坚持思想从严、监督从严、作风从严,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让初心使命在内心深处真正扎根,以实际行动做好本职工作。